洞仙歌(其三)

春明门外,有数行烟柳。三叠阳关笛中奏。

记银瓶索酒,画扇评诗,拚坐到、小院悄无人后。

旗亭何处是,绿鬓飘萧,月地花天肠断久。

徙倚画栏边,舞雪歌尘,料此际、正开檀口。

剩欲乞当筵紫云来,要十万莺花,一齐低首。

形式:

鉴赏

这首《洞仙歌·其三》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外的动人画面。诗人以春明门外的烟柳为背景,通过笛声中的《阳关三叠》,唤起了对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记忆。银瓶索酒,画扇评诗,展现了他们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艺术共鸣。

在那寂静的小院后,诗人独自回味,感叹时光易逝,旗亭(酒楼)的繁华已不再,只有月色花影陪伴,令人肝肠寸断。他倚着画栏,眼前仿佛重现了昔日舞雪歌尘的热闹场景,想象着佳人此刻可能也在宴席上轻启朱唇,歌声动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在当下这欢宴中,能有如紫云般的美妙歌声降临,让十万莺花都为之倾倒,低头聆听。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的追忆。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逍遥乐.春草

梦影黏云无据。和他恨天残碧,销沈今古。

才逗歌尘,又惹离愁,迷却一条归路。年芳偷度。

怕无端紫曲门荒,茜裙人妒。

正分手短亭,绿暗烟雨。送了芳骢初去。

留将嫩莺还住。甚年年野火,烧不尽断肠处。

香堤尚记得,曾碍凤莲双步。

依前衬波南浦,别怀慵赋。

形式:

金钱子

镜里招鸾,一道舞尘香软。话离愁夜灯重剪。

小字题蕉,恨红心太短。

料得回肠,比回廊更多几转。

拂柳穿花,曾认争春旧馆。又悤悤马嘶人远。

寄语青衫,向绿波休浣。

留住啼痕,化天涯梦云千点。

形式:

梦芙蓉

钿尘不住。镇香街十里,软红成雾。

绿杨天远,目送玉骢去。

嫩鬟亲剪与,酒边多少分付。

画浦停桡,又微波淼淼,催写断肠句。

依约隔花窗户。梦遍罗衾,影事都无据。

相思一点,犹挂凤城树。青衫怜倦旅。

人天飘泊如絮。

自别琼楼,应霞荒月老,慵对镜鸾舞。

形式:

瑞鹤仙

绿杨天影窄。正人倚、东风玉骢嘶别。缃桃落如雪。

把春愁吹入,紫箫都裂。低鬟半怯。

向花前、带鸳亲结。

最无端舞罢妆慵,点点暗尘帘额。记得。

剪灯留话,倚扇传歌,旧家时节。仙蓬堕劫。

有谁念,凤城客。

尽瑶情易感,钿盟难恃,付与占床燕月。

尚依稀一段,兰云梦痕未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