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矶石坊

阿瞒太无缘,如此江山趁周郎桡鼓,便葬在岁月中,胜造许多疑冢;

荆公欲知趣,仗着宰相与太史抵牾,偏选得神仙地,安排一个才人。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以赤壁矶石坊为背景,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首先,“阿瞒太无缘”,这里的“阿瞒”指的是曹操,意指他未能亲临赤壁之战,无缘见证这一历史转折点。接着,“如此江山趁周郎桡鼓”,借用了三国时期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典故,表达了对周瑜卓越军事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江山易主的历史变迁。

“便葬在岁月中,胜造许多疑冢”,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历史人物的最终归宿,无论是曹操还是周瑜,他们的功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铭记,相比之下,虚构的疑冢显得多余和无足轻重。

“荆公欲知趣”,“荆公”指的是王安石,这里借用其名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如何选择安息之地的思考。通过“仗着宰相与太史抵牾,偏选得神仙地,安排一个才人”,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神仙地联系起来,既是对王安石等历史人物的尊敬,也暗含了对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性、命运的独到见解,语言精炼,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2)

陈兆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晤园茶楼联

且图良晤;莫负名园。

形式: 对联

挽曾国藩联

七省被恩膏,伟矣勋名满天下;

三台望星象,烂然功业在人间。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叹弥留忧国,尚恋主恩,惜哉返日无戈,身殁要为天下痛;

思策励不才,拟登特剡,空剩生刍盈握,感深翻憾识公迟。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一纸约调人,不亢不卑,平乱五千万里;

三朝真宰辅,无偏无党,尽瘁四十余年。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