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即事

水容侵古岸,峰影度青蘋。

庙竹唯闻鸟,江帆不见人。

雀声花外暝,客思柳边春。

别恨转难尽,行行汀草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江水漫过古老的河岸,山峰的倒影穿过青萍浮藻。
庙宇边的竹林只有鸟儿的鸣叫,江面上的船帆却看不见人的踪影。
暮色中,雀鸣在花丛之外,旅人的思绪飘向柳树映衬的春天。
离别的愁绪难以穷尽,每一步踏过,汀洲上的草木都显得新鲜而触动人心。

注释

水容:江水的水面。
侵:浸没。
古岸:古老的河岸。
峰影:山峰的倒影。
度:穿过。
青蘋:青萍,一种水生植物。
庙竹:庙宇周围的竹子。
唯闻:只听见。
鸟:鸟儿。
江帆:江面上的船帆。
不见人:看不见人的踪影。
雀声:麻雀的叫声。
花外:花丛之外。
暝:暮色。
客思:旅人的思绪。
柳边春:柳树下的春天。
别恨:离别的愁绪。
转:逐渐。
难尽:难以穷尽。
行行:步步。
汀草:汀洲上的草。
新:新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江景图画,水缓缓地侵蚀着古老的岸边,山峰的倒影映照在清澈的湖面上。庙前的竹林中,只有鸟鸣声回荡,而江上的帆船却看不见人影。黄昏时分,小鸟的啁啾声从花丛中传来,远行的旅客在柳树边思念着春天的美好。诗人表达了离别之苦,转瞬间就难以尽情地叙述,而每一步都踏过了新生的河岸草。

温庭筠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江岸即事》也不例外。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淡远闲静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的哀愁。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唐代诗风的一种典型体现。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池塘七夕

月出西南露气秋,绮罗河汉在斜沟。

杨家绣作鸳鸯幔,张氏金为翡翠钩。

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

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老君庙

紫气氤氲捧半岩,莲峰仙掌共巉巉。

庙前晚色连寒水,天外斜阳带远帆。

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自怜金骨无人识,知有飞龟在石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

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

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

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

尽日徘徊浓影下,祗应重作钓鱼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江上送渔父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

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

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