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崔光笏的《早行》描绘了清晨赶路时的独特景象。首句“野店无更鼓”,写出了旅人在荒郊野外的小店里,没有夜间报时的更鼓声,只有乌鸦的啼叫,暗示着夜色已深。次句“乌啼夜欲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将尽的氛围。
“远钟催客起”描绘了远处寺庙的钟声唤醒了还在沉睡的旅人,催促他们继续赶路。接着,“斜月照人寒”以冷月之光映照出行者的孤寂与寒冷,增添了旅途的艰辛。
“树密知村近,沙平觉路宽”通过密集的树林和平坦的沙地,旅人感知到村庄已在眼前,道路也似乎变得开阔。最后一句“行行天欲曙,晓日出林端”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明亮的曙光即将穿透树林,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行的寂静、寒冷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观察和对旅途心境的深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