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满池塘水满川,雨馀溪溜正溅溅。
黄梅恰在山多处,披雾时看一握天。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雨后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开篇“草满池塘水满川”,便设定了一幅生机勃勃、水旺庄稼的画面,显示出雨后湿润的土地和丰沛的水资源。
紧接着,“雨馀溪溜正溅溅”则更深入地表达了雨水带来的滋润和生机。雨后的溪流潺潺,溪溜两旁因连绵不断的小雨而更加湿润,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听见雨滴落在叶尖上的声音。
“黄梅恰在山多处”,黄梅即黄色的梅花,它们在山间零星开放,显示出一种自然无意中的美丽。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梅花的形态,而是通过对其分布环境的描述,让读者联想其风姿。
“披雾时看一握天”,则是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在山间,诗人穿越缭绕的云雾,用一种俯瞰的角度去观察那被云雾包裹的一片蓝天。这里的“一握”形象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把握和领悟,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山川、溪流以及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生机勃发的喜悦,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思。这样的鉴赏,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和升华。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野鸟关关督驾犁,及时新雨土膏肥。
知君有意农夫劝,故故穿林傍马飞。
三日春霖发土毛,道傍芳草半人高。
马头问是棠梨市,一片梨花映小桃。
拍溪春水鸭头青,溪上哦诗醉眼醒。
不见梅花寒蘸影,野桃山杏自娉婷。
溪流滟滟草凄凄,春日农郊麦穗齐。
捲地东风还作恶,片云随马渡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