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名为《勿逾方先生令惠来据九年始终一节业当通考忽有贾傅之行伤哉贫也去无以为资士论惜之为赋三章聊志遗思》的第三章,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一位名为方先生的敬仰与惋惜之情。
首句“叶落青梧玉露生”,描绘了秋天落叶满地,梧桐树上挂满晶莹露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可堪仙吏曳裾行”一句,表达了对方先生作为官员的尊敬,同时也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的世俗压力和无奈。
“百年多事伤心泪,半夜孤舟独语情”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方先生在漫长岁月中经历的种种辛酸与孤独,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情感深沉而复杂。
“华发只因劳抚字,壮猷何以报承明”则揭示了方先生之所以头发斑白,是因为长期辛劳于政务,未能尽心尽力地回报朝廷的期望。这两句既是对方先生勤勉政绩的肯定,也是对其未能完全实现抱负的遗憾。
最后,“遗家清白真丹诀,不让丝纶五色荣”表达了对方先生清正廉洁人格的赞美,认为他的高尚品质超越了官场的浮华与荣耀。这里的“丹诀”比喻高尚的道德准则,“丝纶五色”则象征着官场的权势与荣华,方先生不为所动,坚守清白,体现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方先生一生的回顾与评价,不仅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惋惜,也传递了对于清廉、勤勉、坚持原则等美德的颂扬,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