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说吟

治不变俗,教不易民。甘龙之说,亦或可循。

常人习俗,学者溺闻。商鞅之说,异乎所云。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试图改革而不改变旧俗,试图教导却不改变民众。
甘龙的观点,或许也有其可行之处。

注释

治:改革。
俗:旧俗。
教:教导。
民:民众。
甘龙之说:甘龙的观点。
亦或:或许也。
循:遵循。
常人习俗:普通人的习惯和风俗。
学者溺闻:学者过于熟悉、容易陷入。
商鞅之说:商鞅的主张。
异乎所云:与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二说吟》,主要探讨了两种不同的治理理念。"治不变俗,教不易民",意思是治理国家不能墨守成规,不改变旧有的风俗习惯;教育民众也不能轻易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接下来提到"甘龙之说,亦或可循",指的是甘龙的观点,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可以参考的,暗示传统有一定的价值。

然而,诗人接着指出"常人习俗,学者溺闻",批评过度沉溺于常规习俗可能导致视野狭窄。最后以"商鞅之说,异乎所云"作结,强调商鞅提出的改革主张与传统的观点大相径庭,暗示改革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对变革和坚守之间平衡的思考,体现了邵雍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修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人事吟

人有去就,事无低昂;迹有疏密,人无较量。

能此四者,自然久长。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人事吟

人无取次,事莫因循。因循失事,取次坏人。

人无率尔,事贵丁宁。率尔近薄,丁宁近诚。

形式: 四言诗

人情吟

人达人情,无寡无广。天下之事,如指诸掌。

形式: 四言诗 押[养]韵

力外吟

以少为多,以无为有。力外周旋,不能长久。

形式: 四言诗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