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士林馆》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郏滂所作,描绘了士林馆衰败后的景象。诗中以“士林馆侧尽儒流”开篇,点明士林馆曾是文人学士汇聚之地,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接着,“朝士庄田隔近陬”,暗示士林馆与朝臣的田产相邻,或许曾有过某种联系或影响。
“见说人稀难驻泊”,进一步描述了士林馆如今的荒凉与冷清,昔日繁华不再,人迹罕至,难以停留。最后,“于今荆棘走獐麀”一句,以荆棘丛生、野兽出没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士林馆的荒废与破败,寓意深刻,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士林馆变迁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文化场所的影响。郏滂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