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吟

学仙欲不死,学佛欲再生。

再生与不死,二者人果能。

设使人果能,方始入于情。

赏哉林下人,不为人所惜。

哀哉公与卿,重为人所惑。

形式: 古风

翻译

想要修炼成仙以求长生不老,学习佛法期望死后复生。
长生和复活,这两者如果真能做到,对于人来说该是多么的成果。
如果人真能达到这种境界,才算是开始理解情感。
多么美好的隐士生活,不被世俗所束缚。
可悲的是那些达官贵人,常常被这些迷惑而失去自我。

注释

学仙:修炼成仙。
不死:长生不老。
学佛:学习佛法。
再生:死后复生。
人果能:如果人真能做到。
方始:才算是。
入于情:理解情感。
林下人:隐士。
不为:不被。
公与卿:达官贵人。
重为:常常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死生吟》,主题围绕着生死追求和人性情感的探讨。首句“学仙欲不死,学佛欲再生”表达了人们对于长生不老和轮回转世的向往,这是古代许多人的理想追求。然而,诗人紧接着指出,“再生与不死”,如果真能做到,就陷入了对生命的执念,即“方始入于情”。

诗人赞赏那些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人,他们不追求这些世俗的欲望,不受人世间纷扰所困,这被称为“赏哉林下人”。然而,对于在高位的公卿贵族来说,他们容易被权力和名利迷惑,反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诗人对此表示哀叹,“哀哉公与卿,重为人所惑”。

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生死追求背后的虚幻与现实,以及不同人生选择背后的情感取舍,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百病吟

百病起于情,情轻病亦轻。

可能无系累,却是有依凭。

秋月千山静,春华万木荣。

若论真事业,人力莫经营。

形式: 五言律诗

竹庭睡起

竹庭睡起闲隐几,悠悠夏日光景长。

莺方引雏教嫩舌,杏正垂实装轻黄。

雨滴幽梦时断续,风翻远思还飞扬。

小渠弄水绿阴密,回首又且数日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老去吟(其一)

使吾却十岁,亦可少集事。

奈何天地间,日无再中理。

形式: 古风

老去吟(其一)

老去无成不入时,中年养病只吟诗。

因乘意思要舒放,肯把语言生事治。

世上闲愁都一致,人间何务更能为。

携筇晚步天津畔,为报沙鸥慎勿飞。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