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傅与砺佐使安南

皇帝三年颁正朔,使君万里向交州。

瑶池天阔龙光漏,铜柱云低蜃气收。

陆贾独能持节往,终军因得弃繻留。

幕中为惜悬河辩,毛遂归来坐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诗人宋沂对傅与砺远赴安南任职的深情送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联“皇帝三年颁正朔,使君万里向交州”,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皇帝在三年之际颁布新的历法,而使者傅与砺将踏上万里之遥的交州(今越南)之路,既体现了朝廷对外交事务的重视,也预示了傅与砺此行的重要性和艰难。

颔联“瑶池天阔龙光漏,铜柱云低蜃气收”,以瑶池、龙光、铜柱、蜃气等自然景象为喻,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暗含着对傅与砺旅途中的美好祝愿与期待。瑶池象征仙境,龙光则寓意祥瑞,铜柱与蜃气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边疆图景,展现了边地的独特风貌。

颈联“陆贾独能持节往,终军因得弃繻留”,引用了陆贾出使南越和终军弃繻的故事,表达了对傅与砺此行的敬佩与期待。陆贾和终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官,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勇敢面对挑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傅与砺完成使命、平安归来的美好愿望。

尾联“幕中为惜悬河辩,毛遂归来坐上头”,以毛遂自荐的典故,表达了对傅与砺才智的赞赏以及对其在异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期待。毛遂自荐的故事强调了个人能力与勇气的重要性,暗示傅与砺不仅能够胜任使职,还将在异域大展宏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深情地表达了对傅与砺远行的祝福与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国家外交事业的热忱。

收录诗词(13)

宋沂(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由艺文监掾迁赣州从事,除常山县尹。有《春咏亭稿》

  • 字:子与
  • 籍贯:元清江

相关古诗词

奉饯御史中丞汪公大司徒致仕归陇右

仗引绛驺中执法,镜悬清鉴大司徒。

当今天子尊元老,自昔诸侯祖二疏。

腊尽挂冠辞北阙,春来供帐出东都。

魏舒就第施行马,薛广传家保赐车。

德教万民蒙帝赉,王封四世赞皇图。

翰蕃方国歌周雅,带砺河山著汉书。

燕塞骅骝知故道,陇云鹦鹉识前驱。

平泉草木芳华里,终日垂绅拥玉鱼。

形式: 排律

寄马易之(其一)

近日淮南见马卿,新诗句句掇琼英。

画船不肯留三日,先载东风过四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马易之(其二)

自是风流爱鉴湖,木兰舟上倒金壶。

鲈鱼莼菜恋乡国,马湩蒲萄忆帝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上元日侍宴叠嶂楼

上使开华宴,高楼倚碧霄。

山如屏嶂列,风逐管弦飘。

事简春偏永,歌长酒易消。

月明人散后,骢马不胜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