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十咏(其十)中峰

高岩南下走群龙,两小源头合一峰。

问道是中人不识,先生信善择中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高山之南,众多河流奔腾而下,仿佛群龙汇聚
两条小溪的源头汇合于一座山峰

注释

高岩:高峻的山崖。
南下:向南流去。
群龙:比喻众多河流。
源头:河流的发源地。
合一峰:汇合于一座山峰。
问道:探寻道理。
是中:处于中间,中庸之道。
人不识:人们难以理解。
先生:指有学问的人。
信善:深信并崇尚。
择中庸:选择中庸之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洞山山脉中的一处景象,高峻的山岩如同巨龙蜿蜒而下,汇聚在两座山峰的交汇处,形成了一座独特的高峰。诗人通过对山势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哲理。"问道是中人不识",意味着寻求真理的人往往在平凡中发现非凡,那些看似平常的地方可能隐藏着深刻的道理。"先生信善择中庸",则表达了作者推崇中庸之道的理念,认为人生智慧在于选择平衡与适度,不偏不倚。整首诗借景抒怀,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的风范。

收录诗词(86)

金履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洞山十咏(其六)中涧

雪液风来自石峰,金华众壑此为中。

须知流出此山外,更会群流共入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洞山十咏(其八)五叠泉

时行时止石高下,或见或闻云有无。

五叠何妨转奇伟,终然万折必东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洞山十咏(其四)双龙洞

天镵鬼凿匪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

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洞山十咏(其三)冰壶洞

洞外烟云肤寸合,洞中冰雪百寻飞。

壶中日月凭谁记,水自飞淙云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