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同元美与诸比部早夏城南放舟(其五)》。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初夏时节于城南划船游玩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春归兴不孤,胜地此相呼”,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回大地,诗人兴致勃勃,与友人相聚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接下来,“公等称词伯,余将混酒徒”一句,诗人以谦逊的姿态自居为饮酒之徒,而将友人们尊称为文坛上的大家,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仰之情。
“山光含浩荡,秋意飒江湖”两句,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山色与江水的壮丽景象,山色苍茫,江面波涛汹涌,仿佛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乐事关穷达,浮生敢自诬”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认为快乐与悲伤、成功与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应因个人得失而自我否定。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哲思,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