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郑氏诗

名家淑女掷芳年,未解三生石上缘。

皓月长明沧水面,颓风直挽凤山巅。

岂贪盛节垂千叶,但矢贞心到九泉。

扶植纲常吾辈事,新诗题遍海东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节妇郑氏诗》由清代诗人孙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坚守贞洁、矢志不渝的女子形象。诗中以“名家淑女掷芳年”开篇,巧妙地将女子的美貌与才华并提,暗示其年轻时便已展现出非凡的才情与品德。然而,“未解三生石上缘”一句则透露出她命运中的遗憾与无奈,似乎在三生石畔与某人有着不解之缘,却未能结成良缘。

接下来,“皓月长明沧水面,颓风直挽凤山巅”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女子的高洁品质和坚韧意志。皓月与沧水的静美与颓风与凤山的动态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动荡,也寓意着她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性。

“岂贪盛节垂千叶,但矢贞心到九泉”则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对贞洁的坚守,她并非追求外在的繁华与荣耀,而是内心深处对贞洁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死亡,这份贞心也不会改变。

最后,“扶植纲常吾辈事,新诗题遍海东天”表达了诗人对女子行为的敬仰与赞美,认为维护社会伦理道德是每个人的责任,而女子的行为如同一首新的诗歌,传颂于东方的天空,激励着后人。

整首诗通过对节妇郑氏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贞洁与道德的重视,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精神的推崇与颂扬。

收录诗词(1)

孙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行阻风

拟将衰鬓寄东濛,频月东风不得东。

身世何堪常作客,飘摇难禁屡书空。

携儿兼载黄牛妪,农作应追皂帽翁。

稍待波平阳月后,一舫须放碧流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书怀

昔日衣冠今渺茫,岛居一纪又搴裳。

移家不惜乡千里,种秫何嫌水一方。

地理未经神禹画,医书应简华佗囊。

馀年从此游天外,知是刘郎是阮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将耕东方感念维斗卧子怆然有作

荷锄东海复何言,回首亲交总泪痕。

曩岁英华联研席,两君名姓各飞翻。

何人为乞王琳首,自古难招屈子魂。

独立苍茫无限恨,岫云归尽掩柴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陪宁靖集王愧两斋中

轩车夕过喜王孙,呼取黄衫共酒尊。

入钓新鱼堪一饱,小斋明烛好深论。

龙无云雨神何恃,剑落渊潭气自存。

饮罢不须愁倒极,还期珍重在中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