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翁照的《咏史(其五)》以历史人物文成公主和五利将军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间虚幻与真实的洞察。诗的前两句“文成五利封,尚主亦不惜”,描绘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五利将军因之受封的景象,显示出帝王对权力和婚姻的考量。
接下来,“谓世无神仙,佺乔在咫尺”暗指世人追求长生不老,而文成公主与五利将军似乎接近神仙,暗示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然而,“文成五利诛,骈首如羊豕”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五利将军最终被杀,神仙之说不过是一场空谈。
“金银宫阙间,可望不可到”进一步强调了世俗权力与仙境的遥不可及,而“清心守环中,无为领众妙”则倡导内心的清净与顺应自然,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
最后,“而况至人徒,修短非可校”指出,即使是追求长生的至人,生死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真正的不朽在于超越形骸的精神,而非肉体的永存,“不朽超形骸,千秋光远耀”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精神永垂不朽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般地探讨了人生、权力、欲望与真理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