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大著颠字韵(其一)

步弱扛丰分疾颠,不将臭腐易芳鲜。

眼前富贵蚁奔垤,膜外功名鸥避船。

忠愤无因尘乙夜,隐忧深觉负丁年。

一窗风雨看书卷,三度京梅雪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疾风中艰难前行,不以腐朽换新生。
眼前的荣华如蚂蚁聚土,功名利禄令鸥鸟避开船只。
忠诚愤慨无处发泄,深夜忧虑深感岁月虚度。
风雨中独自看书卷,三次京城梅花开放,景象凄凉。

注释

蚁奔垤:比喻人们追逐眼前利益。
膜外:表面、外界。
鸥避船:比喻回避现实中的纷争。
尘乙夜:深夜、暗夜。
负丁年:虚度光阴、辜负青春。
书卷:书籍。
京梅:京城的梅花。
可怜:令人怜悯、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作品,以"颠"字为韵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心境。首句"步弱扛丰分疾颠"描绘了诗人步履蹒跚,却仍坚韧不拔,承受着生活的艰辛。"不将臭腐易芳鲜"则寓言般地表示,他不愿与世俗的腐败交换清新的道德品质。

接下来的诗句"眼前富贵蚁奔垤,膜外功名鸥避船"形象地讽刺了世人对权势和名誉的追逐,如同蚂蚁聚集财富,鸥鸟避开名利之舟。"忠愤无因尘乙夜,隐忧深觉负丁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忠诚和愤慨,感叹时局动荡,壮志难酬,感到岁月虚度。

最后两句"一窗风雨看书卷,三度京梅雪可怜"以读书自守,描绘出在风雨中坚守学问,以及对京城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开放的怜悯,寄寓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洞察和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参政正旦闻边报

羽檄连旬月,边尘换岁阴。

捉衿忧见肘,补肉忍剜心。

天远鸿飞急,林疏燕恨深。

直将归往地,都作杀胡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李参政龙鹤庵庐二首(其二)

古往今来一貉丘,行藏有道坎还流。

凤凰池上春风梦,龙鹤山头夜月秋。

閒曳深衣聊独乐,有怀连璧赋三游。

何人得与余心会,野水黏天一片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李参政龙鹤庵庐二首(其一)

落纸新诗万口传,逍遥旧梦记坡仙。

明虹短雨下平楚,老雁长云横半天。

涧底青松不改色,槛前流水谩安筌。

寄声多谢无名子,莫搅诗翁秃鬓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杨仲禹送史子修特奏赴吏部注阙

科名宁较后先题,叹老嗟卑世所迷。

须识是閒天地似,要知立处圣贤齐。

人情一理涂涂附,古道千年印印泥。

属子随时崇令德,窗前红日未全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