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梦断》由金代诗人边元鼎所作,描绘了一幅梦中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绣枕红衾晚意浓”,以“绣枕”和“红衾”渲染出一种华美而温馨的氛围,夜晚的意味浓厚,暗示着主人公可能在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晚意浓”也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为后续梦境的展开埋下伏笔。
次句“啼莺大似不相容”,通过“啼莺”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矛盾与冲突的氛围。啼莺的鸣叫似乎在表达某种不满或抗拒,与前句的温馨氛围形成对比,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挣扎或对现实的不满。
第三句“梦魂苦恨归来早”,直接点明了主题——梦与现实的冲突。梦中的主人公不愿醒来,因为现实的不完美或痛苦使他/她对梦中的美好感到深深的遗憾和不舍。这里的“苦恨”表达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强调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梦境的留恋。
最后一句“不尽瀛洲第一峰”,以“瀛洲第一峰”象征梦中的至高境界,暗示梦中的美好是如此难以触及和实现。这句诗不仅深化了主题,还通过“不尽”二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完全拥有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而言,《梦断》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梦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