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济公(其二)

病须药饵亲丹灶,老厌书帷彻绛纱。

幸有文殊来见问,更无天女散天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年老病体时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以及与济公的互动,充满了哲理与禅意。

首句“病须药饵亲丹灶”,诗人以“丹灶”借指炼丹或修炼之术,暗示自己因病而不得不亲近药物和修炼之道,表达了对健康恢复的渴望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次句“老厌书帷彻绛纱”,“书帷”指的是书斋,“绛纱”则可能象征着深邃的学问或内心的宁静。此句表达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书斋生活的厌倦,或许是对过往追求知识与学问的一种反思,也可能是对寻求心灵解脱的渴望。

接着,“幸有文殊来见问”,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代表智慧,此处诗人以文殊菩萨自比,或是想象文殊菩萨前来询问,象征着智慧的启迪与内心的觉醒。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智慧的渴求和对精神层面提升的向往。

最后,“更无天女散天花”,“天女”在佛教中常指天界的仙女,散天花则象征着吉祥与祝福。此句表达出诗人认为在当前的境遇下,无需外在的物质或形式上的装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获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深刻思考与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智慧与精神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济公(其三)

白头朝士方徒步,欲过六桥愁路赊。

目断红云花鸟上,楼居缥缈梵王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桃源图

山容惨惨将为雨,云气垂垂欲傍花。

莫问前村何处觅,垂萝盘石即吾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题墨梅

一自携家湖水东,放舟时度玉花丛。

因君貌得横斜影,闲却孤山月一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题先照楼

初日团团出海东,凌晨先照最高峰。

不知今日华严界,楼阁新开第几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