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董讷的《移居清河茅舍》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简朴画面。首句“邑小无城郭,零星二百家”,写出了清河茅舍所在地方的小镇规模不大,房屋稀疏,仅有零星的两百户人家,没有繁华的城墙和规整的布局。接着,“可怜同燕雀,何处种桑麻”表达了诗人对乡亲们生活的感慨,他们如同燕雀般平凡,不知何处可以种植桑麻以谋生,流露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藉火聊分照,荒檐任自斜”两句,通过借火照明和荒凉的屋檐斜影,展现了茅舍主人生活的艰辛与简陋,但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最后,“往来工所近,缓步踏平沙”则描绘了人们为了生计,靠近工作场所,每天缓慢地走在平坦的沙地上,生活虽然艰难,但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节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贫而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寓含着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和对简朴生活的深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