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心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

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

蜀道嵰崄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

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形式: 词牌: 两同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开篇“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两句,设置了一种萧瑟而又肃穆的氛围,剑外即蜀道之险峻,寒霜覆盖着林中树枝,展示了秋天的冷清与荒凉。紧接着“望衰柳、尚色依依”诗人通过对衰败柳树颜色的注视,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在“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中,诗人捕捉到了傍晚时分静谧的氛围,以及大雁排列成行、高飞入云的壮观,这些景象都加深了秋天的寂寥与悲凉之感。

“江山秋色,遣客心悲。蜀道嵰崄行迟”两句,直接点出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不仅没有给诗人带来愉悦,反而加重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蜀道险峻,行走艰难,更加深化了这种悲凉。

“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诗人通过远望京城的轮廓,以及听闻巴峡中猿啼之声,强调了一种对遥远家园和亲人的思念与乡愁。

最后,“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毎每无言,独对斜晖”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对未来没有归期的迷茫感,以及面对着渐渐西下的阳光,无尽的思绪和哀愁,却又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沉默以对。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深切的离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77)

杜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不详。(一作名寿,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 字:寿域
  • 籍贯:京兆(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巫山一段云

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彩云飞下柳楼台。

千朵一时开。惜恐尘埃染,惊疑紫府来。

有时香喷入人怀。魂断客徘徊。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

更漏子(其三)

镂金环,连玉珥。颗颗蚌蛤相缀。偎粉面,映莲腮。

露浓花正开。冷光凝,员影重。几度偷期摇动。

山枕上,恐人知。摘嫌纤手迟。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二)

脸如花,花不笑。双脸胜花能笑。肌似玉,玉非温。

肌温胜玉温。既相逢,情不重。何似当初休共。

情既重,却分飞。争如不见伊。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更漏子(其一)

雪肌轻,花脸薄。愁困不忺梳掠。眉翠袅,眼波长。

偎人言语香。看难厌,怜不足。苦恨别离何速。

珠树远,彩鸾孤。今生重见无。

形式: 词牌: 更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