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斯远同僧寻泉眼二首(其一)

幽寻谁与娱,巃嵷而?嵼。姻泉苍藓石,亦足理心眼。

荒锄本何好,所适谓可款。

林叟忽相值,言笑不知返。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探索幽静之地的场景,寻找那隐匿于山川之中的清泉,与青苔覆盖的石头相伴,心灵得到了洗涤和滋养。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生活的态度。

“幽寻谁与娱”,表达了诗人独自探索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对内心深处平静的渴望。“巃嵷而?嵼”描绘了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象,为寻泉提供了背景。“姻泉苍藓石,亦足理心眼。”这里,“姻泉”可能是指泉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而“苍藓石”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之所。

“荒锄本何好,所适谓可款。”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并非出于实用目的,而是出于心灵的需要,寻求与自然的深层次连接。“林叟忽相值,言笑不知返。”在诗人的探索过程中,偶遇了一位老林人,两人交谈甚欢,以至于忘记了归途,这反映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深厚情感联系,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向往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斯远同僧寻泉眼二首(其二)

上人何方来,解包与深游。

翩然松下吟,意行崖壑幽。

渊渊水色古,疑卧蛟龙虬。

雷雨当满盈,奋动无此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馀杭拉赵履常昆弟同曾甥守约游巽亭

平湖溜清涨,乱石夹远流。

洗盏与客言,展席惬我游。

人生贵自适,世道将焉求。

晚峰忽前列,鸟鸣来白鸥。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初九日上南豅二十日同成季访俞伯辉

二士我所尚,得閒遂幽寻。

盘桓南豅中,迤逦梅岩深。

长日蕴轻暑,宿雨收积阴。

飘飘吹薄衣,遥遥豁烦襟。

绸缪敦宿好,留连匪他心。

泉石纵惟宜,爵服岂不任。

天运每如此,欢言理清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公留饮

清霜水南夜,海运一杯酒。

不知千古人,而得二三友。

君未可青眼,我只是白首。

吟哦醉梦间,共赋无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