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至寿阳道因访造华严论李长者旧居

方山百里路崎岖,按部因寻长者庐。

伏虎已归天女去,陇头新见万松株。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宋朝杨谟所作的《予至寿阳道因访造华严论李长者旧居》,描绘了作者在前往寿阳的路上,探访李长者旧居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首句“方山百里路崎岖”,开篇即以“方山”点明地点,描述了一段漫长且蜿蜒曲折的旅程,路途的艰难与遥远,为整首诗奠定了行旅的基调。

次句“按部因寻长者庐”,则透露出作者此行的目的——探访李长者的故居。这里的“按部”可能指按照某种规则或顺序,显示出作者对这次探访的重视和有计划性。

接着,“伏虎已归天女去,陇头新见万松株。”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第一句中的“伏虎”可能象征着某种隐秘或神秘的力量,而“天女去”则暗示着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事件。这句通过“伏虎”的消失,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略带遗憾的氛围。第二句“陇头新见万松株”则转向了对眼前景物的直接描绘,万松林立,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也蕴含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体现了宋朝文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2)

杨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琵琶泓

晋城出郭十里馀,嫩柳山花满岩麓。

苍苔蹭蹬步亦艰,百丈悬崖挂层屋。

老僧正睡门不闭,习习阴风起幽谷。

耳聩不闻琵琶声,但见一泓春水绿。

形式: 古风

感春

桥门并驰道,车毂声摩空。

重廊隔嚣鬨,阒若林峦中。

黎明寮寀集,联骑纷蹄鬃。

交情金兰契,晤语药石攻。

翰墨时间作,辞气争豪雄。

微踪幸接武,徒愧劳无功。

轩窗鉴晴日,檐外鸣春虫。

沉迷惊节物,饮啄嗟樊笼。

沂风渐澹荡,璧水初冲融。

坐想名园花,芳菲衒青红。

儒宫异拘窘,胡为苦匆匆。

来时招客醉,驾言与君同。

形式: 古风

夜深偶成

同舍诸稚子,初更坦腹眠。

须臾起鼻息,汹汹如奔泉。

而我忧且病,欲卧辄迁延。

坐久觉疲倦,就枕如临渊。

展转复长吁,情绪更凄然。

睡思暂彷佛,征雁鸣九天。

使我不能寐,体气宁不便。

身心贵摄理,事累宜弃捐。

而我无所答,泣涕但涟涟。

是时月当午,素影隙中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昼卧偶成用前韵

我如边孝先,性爱日昼眠。

眠眠曷能寐,愁思如涌泉。

东风穆穆和,午影迟迟延。

忧多首自旋,犹如瞰面渊。

人皆喜春色,而我今犹然。

叱奴启南窗,攲枕望青天。

浮云来飘飘,飞鸟去还还。

望眼无穷极,移卧窗之前。

焉能梦栩栩,徒自腹便便。

悠思慕范蠡,心形得两捐。

轻舟泛五湖,短棹鼓清涟。

规矩不我制,所意成方圆。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