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行赠沈秀才

君不见江南琴师海与聪,谁与传者梦溪公。

又不见醉翁诗中沈夫子,听水作琴琴谱起。

祇今人间何处无琴师,问渠端由渠未知。

钱塘东风万人里,沈家还见奇男儿。

沈家家住鸳湖曲,夜理渔丝朝采菊。

菊苦难餐鱼又寒,弹出歌声寄凄独。

近来携琴东海行,清音应滑如流莺。

湖园日暖百花叹,弹彻满树春风生。

我不识琴识琴理,为君悲酸为君喜。

相逢正值酒钱空,徉狂攘臂红尘市。

琵琶阮咸休羡渠,相知岂须频曳裾。

醉毛死久髯徐去,洗手空山修乐书。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见过江南的琴师海与聪,是谁将他的技艺传承给梦溪先生。
再看那醉翁诗中的沈夫子,以流水声创作出琴曲。
如今世间哪处没有琴师?他们自己却不知其所以然。
在钱塘东风吹拂的人群中,沈家出了个非凡的少年。
沈家住在鸳鸯湖畔,他夜晚编织渔网白天采菊。
菊花虽美却难充饥,鱼儿寒冷更难觅,他的琴声寄托着孤寂。
最近他带着琴游历东海,琴音清亮如黄莺飞过。
湖边暖阳下百花盛开,他的琴声唤醒了满树春意。
我虽不懂琴,却懂得琴理,为你欢喜,为你悲伤。
我们相遇时钱包空空,只能在红尘中放纵狂欢。
琵琶和阮咸不必羡慕他,真正的朋友无需频繁拜访。
醉酒的胡须早已脱落,他在空山中洗净双手,专心研习音乐。

注释

琴师:擅长弹奏乐器的人。
梦溪公:指宋代科学家沈括。
醉翁:指欧阳修,因其《醉翁亭记》而闻名。
沈夫子:对沈括的尊称。
鸳湖曲:地名,可能指鸳鸯湖一带。
渔丝:编织渔网的线。
凄独:孤独凄凉。
东海行:远游东海。
流莺:轻盈鸣叫的黄莺。
百花叹:百花盛开时发出的感叹。
曳裾:拉扯衣襟,表示恭敬的动作。
醉毛:形容醉态。
修乐书:研究和整理音乐文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的《听琴行赠沈秀才》,通过对江南琴师沈秀才的描绘,展现了其技艺高超和生活清苦。诗中首先提到海与聪、沈夫子等历史人物,暗示沈秀才的琴艺渊源。接着描述沈秀才在钱塘的生活,他以弹琴为生,白天理渔丝,夜晚采菊,生活虽然艰辛,但音乐却能寄托他的孤寂之情。

沈秀才的琴声如流莺般清脆,他的技艺在湖园中引来百花赞叹,仿佛春风拂过,充满生机。诗人虽不懂琴,却能感受其情感,为沈秀才的才华而悲喜交加。在与沈秀才相遇时,他们一同畅饮,忘却尘世烦恼。诗人认为,真正的知己并不需要频繁交往,沈秀才的志向在于洗净尘埃,潜心于音乐创作。

整首诗通过听琴这一主题,赞美了沈秀才的才华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艺术追求者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姬曲五首(其五)

吴姬归,潮光烛影红辉辉。

中心有语不敢吐,安得作月生汝衣。

明朝花下更须醉,放取后园莺燕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吴姬曲五首(其四)

吴姬醉,浓花烂蕊春憔悴。

当筵赌令讳空拳,忘却拈三并数四。

坐中痴客尽偷看,翠亸云翘攲不坠。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吴姬曲五首(其三)

吴姬舞,朝看成云暮看雨。

偶然欲笑一回眸,锦段金钱落如土。

谁家学取野鸳鸯,终日痴迷弄沙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吴姬曲五首(其二)

吴姬歌,歌声宛宛歌情多。

当尊一阕且呼酒,酒遍馀声无奈何。

春风颠狂亦如我,坐见花外摇湖波。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