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玿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二十一首。它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曹山与江南、塞北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感悟。
"曹山不如,花根本艳",诗人首先将曹山与盛开的花朵相比,暗示曹山虽不及花的鲜艳外表,但可能有更为内在的深意或价值。"不如曹山,虎体元班",进一步强调曹山的内在力量和威严,如同老虎的本性,虽不显于表,却自有其秩序和尊严。
"江南地暖,塞北春寒",通过地域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气候特点,暗示人生境遇的多样性和生活的不易。"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阑干",形象地描绘了柳条随风飘摇,无法完全把握的情景,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人事的纷扰。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内在价值更为重要的哲理,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