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龛无暑亦无寒,树下溪边任意安。
忽捲芦帘见山色,不知忘却旧疑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居中的宁静生活。首句“一龛无暑亦无寒”点出山居环境的清凉宜人,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都有一处静谧之所供其栖息。接着,“树下溪边任意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仿佛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随心所欲地享受着山林间的清风流水。
“忽捲芦帘见山色”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另一面——偶然间掀开芦苇做的窗帘,便能见到远处的山色,这份意外的惊喜,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之消散。最后一句“不知忘却旧疑团”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境遇下的心灵解脱,似乎所有的疑惑和忧虑都在这山色之中得到了解答,心灵得到了净化和释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在自然之中的心灵解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不详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不眈尘俗恋烟霞,谁道山僧别有家。
春色十分将八九,杏花开尽又桃花。
不到长干巳十年,风流遥忆使人怜。
阑干明月秦淮上,夜半歌声过酒船。
东来步步逆风行,暂借东风半席轻。
明月见君成一笑,两峰晴色早相迎。
千重万叠涧中山,山翠林霏空色间。
怪得灯前誇泼墨,徐村昨日看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