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遇雨宿半山庵

阴森夏木荣,山行足幽事。

欣闻谡谡声,崩涛入松吹。

崖含林渐迷,日没云欲坠。

婀娜随天风,疏雨白万穗。

入寺沿钟声,挥麈度云气。

坐看刹幡动,心安了无累。

翻嫌诗兴涛,龛镫照无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项霁的《山行遇雨宿半山庵》描绘了一幅夏日山中行旅的画面。首句“阴森夏木荣”展现了浓密的树林在夏日里生机盎然,营造出一种阴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山行足幽事”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漫步的乐趣和对自然的欣赏。

“欣闻谡谡声,崩涛入松吹”通过听觉描写,捕捉到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飒飒声,仿佛涛声般激荡,增添了山行的动态感。接下来,“崖含林渐迷,日没云欲坠”描绘了山崖被树木环绕,日落时分云雾缭绕的景象,富有诗意。

“婀娜随天风,疏雨白万穗”运用比喻,形容风吹动树叶如同女子曼妙的姿态,而稀疏的雨点则像无数白色的稻穗洒落,形象生动。进入寺庙后,“入寺沿钟声,挥麈度云气”写诗人随着钟声漫步,云雾缭绕中挥动手中的麈尾,显得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坐看刹幡动,心安了无累”表达了诗人静坐禅房,看着佛幡轻轻摇曳,内心得到平静,无世俗之累。然而,“翻嫌诗兴涛,龛镫照无寐”又透露出诗人因美景触动诗情,即使在禅定中也难以入睡,流露出淡淡的遗憾与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所见所闻,情感丰富,既有山水间的自然之美,又有内心的禅意与诗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

收录诗词(4)

项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龙湫歌

雁宕山瀑擅奇色,江村来踏青芙蓉。

连云嶂断剪刀露,突见湫水悬高墉。

昔年有景不敢道,今日作赋乃难工。

阿谁椽笔写造化,变态万状思牢笼。

凝烟冉冉出天际,噫气鼓荡来狂风。

拿空蜿蜒久未下,失势一落何冥濛。

雷轰电掣总莫拟,喷云喝雾焉能写。

灵湫有源雁不到,九天上与银河通。

织女偿钱急剪锦,云绡脱轴垂晴空。

流星四散霣昼雨,玉尘万斛扬冬春。

夜光璧掷睨柱客,照乘珠泻鲛人宫。

日光耀射见五彩,月氐琉璃千尺张。

岩栊水乐乍奏听,琤琮八音繁会开顽聋。

非笙非竽异响阕,怒击鼍鼓铿鲸钟。

乾端坤倪贵特识,勿以戏剧猜天翁。

海岳元气浩不死,直成亭毒无神功。

金精耿耿贯万古,属天光怪长如虹。

筑亭坐观恨不足,况乃缚屐真偶逢。

石梁双涧讵可并,香炉百丈知谁雄。

我今五岳恣游尚未遂,先期汗漫急欲骑茅龙。

形式: 古风

寻罗阳王祠

云山回合水满陂,岸花绛绿凫翁嬉。

周台汉苑目未睹,访古出郭寻荒祠。

神称王表大怪异,太元往事堪嗟咨。

罗阳印绶号辅国,守令迎谒无愆期。

苍龙门外置邸第,闻言宛若徒褰帷。

立后改年出神示,耄荒大帝非英姿。

霍山竹节宁不期,五车命职皆传疑。

先天不违万灵护,听神自侮人争嗤。

雄心鼎峙老欲尽,况制六合加鞭笞。

民神杂糅竟何益,变置储贰成阽危。

吕壹排诋若鬼蜮,朱据见枉兼是仪。

陆潘涕泣诚可思,蛊惑丧志女谒盛。

强藩谗魋棼如丝,奉命祷祠怒江芊。

良臣放死巫觋驰,降莘信随若一辙。

将亡祅孽侔枭鸱,龙髯莫挽请福遁。

揶揄山鬼真成痴,祖龙逝璧遮道持。

黄熊祀列霸兆移,神不胜道古所诫。

甘泉太乙无差池,国山再封神印发。

洛阳青盖呈灵蓍,公锄司马动谣诵。

飘飘荧惑疑同时,虎爪晋袭幸无语。

信巫好鬼空传贻。

辨亡著论归何辞,回风仿佛吹灵旗。

形式: 古风

鸥飞阁

高阁旷一览,茫然思所依。

自怜无逸翰,得意且孤飞。

天地此时迥,风波旧迹非。

弗争鸡鹜食,讵蹈弋人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空情

常恐情来强自禁,薄团寂坐不闻音。

养成琐子玲珑骨,参到莲花自在心。

尚恨幡轻风易动,谁言湍激石终沈。

空王枉说空诸相,费尽檀施遍地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