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籍田

国典斯为重,亲耕示不轻。

诏涓正月吉,躬率百僚行。

奉礼仪脩献,司农器具呈。

储胥严武备,卤簿肃文明。

北阙班春早,东郊贺雨晴。

青坛晨气润,紫陌晓寒清。

玄武移天仗,钩陈出帝城。

停云依别殿,翔鸟避行营。

十二苍龙驾,三千白虎兵。

园花迎翠辇,田柳拂霓旌。

少皞陈圭瓒,先农荐特牲。

绀辕萦黛耜,苍佩映朱纮。

俯讲三推礼,祗勤万乘情。

艰难均土庶,次第及公卿。

海寓瞻秋稔,山川庆礼成。

岂惟知稼穑,况乃奉粢盛。

祈岁稽豳雅,因时昉舜耕。

顾严天下劝,非侈国人荣。

芸史观先烈,桑枢叹晚生。

何当蒇熙事,夷夏颂隆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宋诗《游籍田》是周端臣所作,描绘了皇帝亲耕籍田的庄重仪式。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事的尊重。首联强调籍田之重,次联写皇帝在正月吉日亲自率领百官举行耕田活动。接下来的诗句详细描绘了仪式的各个环节,如奉上礼仪、展示农具、军队戒备森严、队伍整齐有序,以及春耕的早景和皇帝的出行仪仗。

诗中还提及了古代农神少皞和祭祀的礼仪,皇帝亲自耕田以示对农事的敬意,同时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诗人感慨于这种传统的延续,认为这不仅是皇帝的职责,也是国家稳定和天下劝农的重要象征。最后,诗人期待籍田之礼能带来天下太平,各族人民共享丰年。

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古代君主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向往和对农耕文化的赞美。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谢人惠天花

花从天上落人间,北客来稀路阻难。

胜味忽惊藜苋腹,春风肠断五台山。

形式: 七言绝句

题叶靖逸东庵

一庵自隐古城边,不是山林不市廛。

落月半窗霜满屋,卧听宰相去朝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六桥行(其二)

苏堤路。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野芳竞吐。

山如画、隐隐云藏山坞。六桥徙倚。

喧处处、行春箫鼓。

鸥影外、一片湖光,夷犹彩舟来去。

凝想禊饮花前,爱裙幄围香,款留连步。

旧踪未改,还曾记、揽结亭边芳树。愁情几许。

更多似、一天飞絮。空自有、花畔黄鹂,知人笑语。

形式:

六桥行(其一)西湖

芙蓉苑。记试酒清狂,亸鞭游遍。翠红照眼。

凝芳露、洗出青霞一片。垂杨两岸。

窥镜底、新妆深浅。

应料似、锦帐行春,三千粉春矜艳。

邂逅系马堤边,念玉笋轻攀,笑簪同欢。岁华暗换。

西风路、几许愁肠凄断。仙城梦黯。

还又是、六桥秋晚。凝望处,烟淡云寒,人归雁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