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苗(其二)

物理如转环,昔亡乃今有。

眷言篱边菊,根叶未终朽。

盛衰各一时,何足竞先后。

彼花似无情,能并天地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通过物与物之间的对比,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关系。诗人将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比作转动的圆环,寓意事物的更替循环,没有永恒的存在。接着,诗人以篱笆边的菊花为例,指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其根和叶子仍未完全腐朽,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

“物理如转环,昔亡乃今有。”这两句开篇即揭示了自然界万物更迭的规律,如同圆环一般,过去的事物消失后,新的事物又会诞生。这种循环不息的现象,反映了宇宙间物质能量的转换,强调了变化是自然界的常态。

“眷言篱边菊,根叶未终朽。”诗人将目光转向身边的菊花,赞美其即使在生命的末期,也依然保持着坚韧的生命力,其根和叶并未彻底腐朽。这不仅是对菊花生命力的颂扬,也是对那些在逆境中仍能坚持自我、保持生命力的人们的赞许。

“盛衰各一时,何足竞先后。”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事物盛衰交替的自然规律,并指出这种变化并无高下之分,不应过分计较事物出现或消失的时间顺序。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平等看待的态度,认为每一种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彼花似无情,能并天地久。”最后一句以反问的形式,指出看似无情的花朵,却能在天地间长久地绽放。这里不仅赞美了菊花的持久生命力,也暗含了对那些虽历经沧桑,但仍能保持内心坚定、持久发光发热的人们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这一具体形象的描绘,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时间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世间万物平等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1146)

彭汝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葵

古人采薇蕨,我亦爱斯葵。

能随朝阳倾,不为秋露萎。

烹调戒中厨,聊以燕母慈。

拔根取廉名,未愧鲁公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阴风号暮景,零落悲晚秋。

纷纷彼芳荠,郁郁此中丘。

作甘岂不珍,冒寒不为柔。

薄言撷以归,呼奴具晨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途中和君时(其一)

相望不相见,一步一回头。

况汝将有适,前路正悠悠。

土壤去宛叶,星躔近斗牛。

不知明之日,何以解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途中和君时(其二)

闻君欲脂车,辗转睡不安。

忧心顽如石,百计不可宽。

鸤鸠祇在桑,归雁乃云端。

一瞻百叹息,强饮终无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