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丈和野园之诗乃复次韵

骧首弥年闭六关,倦飞今日遍千山。

也知心醉非从事,顿觉身轻有大还。

酒债人生频检点,宦情山色正孱颜。

不须作恶悲儿女,更放羁人到席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长久以来昂首守关,今日疲倦飞翔遍览千山。
深知沉迷并非常态,忽然感到身心轻松如同大还丹。
频繁审视人生的酒债,官场情势与山色都显得苍白。
无需因儿女之事烦恼,更要让羁旅之人加入宴席欢聚。

注释

骧首:昂首。
弥年:多年。
闭:关闭。
六关:六个要塞或难关。
倦飞:疲倦的飞翔。
遍千山:游历众多山川。
心醉:深深沉迷。
非从事:不是常态的行为。
身轻:身体轻松。
大还:道教术语,比喻恢复精力。
酒债:人生的债务,比喻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
检点:检查、审视。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处境。
孱颜:形容颜色苍白,心情不佳。
作恶:做坏事。
悲儿女:为儿女的事悲伤。
羁人:被束缚的人,此处指旅人。
席间:宴席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题为《诸丈和野园之诗乃复次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多年以来闭门苦读,如今倦于仕途,决定遍游山水寻求解脱的情景。他认识到内心对自由的渴望而非官场事务才是真正的追求,感到身心轻松,仿佛重获新生。诗人感叹自己欠下的“酒债”(可能象征着应酬或情感纠葛),并意识到在自然山水中,自己的官场心境变得淡泊。他告诉自己不必因儿女情长而烦恼,愿意让自己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如同释放的旅人一般,席间欢饮。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读乞归不允诏

有赫丝纶宠,空贻老病羞。

命从今日下,事比去年愁。

已向祠官去,犹为讲席留。

谁知蝴蝶梦,栩栩到吾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课花木

旋饰芳菲真草莱,强加湔祓敌尘埃。

春将紫翠笼丹桂,晚觉苍黄植绿槐。

鼻观已通蜂蝶闹,酒杯频到燕莺猜。

官居未胜閒居乐,乞得三年野兴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趋朝(其一)

昔在慈恩会,交新意已亲。

相逢游宦处,不比后来人。

共度衡阳夏,平分岳麓春。

夤缘如此少,欲别倍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趋朝(其二)

仕路何曾乐,迎亲却是荣。

诸公新引类,难弟久专城。

便恐班朝著,无劳仗友生。

长沙风月夜,炯炯自清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