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无逸长老秋居见寄

榕树萧萧一径深,门庭秋静紫苔侵。

能依幻质循元觉,默运真悲拔众沈。

有想愿分香界饭,忘言求出世间心。

旃檀谩把炉中爇,无尽无边结宝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秋日图景,通过榕树、紫苔、香界饭等元素,展现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首句“榕树萧萧一径深”,以萧瑟的榕树和幽深的小径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门庭秋静紫苔侵”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清冷,紫苔的蔓延仿佛是时间的痕迹,静静地覆盖在古老的门庭之上。

“能依幻质循元觉,默运真悲拔众沈”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这里“幻质”指的是世间的虚幻现象,“元觉”则是指本有的觉悟。诗人认为,虽然世界充满了幻象,但通过内心的觉醒,可以洞察事物的本质,进而以慈悲之心帮助众生解脱沉沦。

“有想愿分香界饭,忘言求出世间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实践的追求。他希望将自己的慈悲与智慧,通过供养的方式传递给他人,同时,也强调了超越语言的内心修为,即寻求超脱世俗的心境。

最后,“旃檀谩把炉中爇,无尽无边结宝阴”两句,以旃檀(檀香)的燃烧象征着佛法的传播与净化,而“无尽无边结宝阴”则寓意着佛法的广大与深远,如同宝藏一般,无穷无尽,为众生带来精神上的滋养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感悟,更蕴含了深刻的佛教哲学思考,以及对众生福祉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追和紫霞翁记梦二首(其一)

乘云亲到紫皇家,不是人间旧物华。

四座散香春结盖,一墀栽玉晓生花。

入盘仙李皆含露,出鼎騠金尚带砂。

偶对吟笺追昔事,犹疑鸾凤数行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追和紫霞翁记梦二首(其二)

笑上蓬莱第一山,葱苍半落有无间。

金云璧月夜何永,玉殿珠楼人斗閒。

五岳已能超险路,九天从此造玄关。

回头为问桃源客,底事鸡鸣便欲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元舆见寄二首(其一)

不得陪公九日行,想提椽笔瞰西城。

风流自可追王粲,憔悴犹能忆祢生。

万里还家唯有梦,一身投狱岂忘情。

何时共掷沧溟钓,醉倚三山欲鲙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元舆见寄二首(其二)

霜雪萧然满鬓须,平生忧患更无如。

强倾浊酒消尘事,每见荒榛忆旧居。

倦鸟久摧千里翼,故人频枉数行书。

城头高阁何时到,多在三春细雨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