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祭

穿阛得古径,径尽荒阡开。

白杨偃冢草,风定声犹哀。

脉脉下黄日,沙烟上盘回。

流萤作燐色,飘荡随纸灰。

感时集野祭,蒿目吾与悲。

贵贱悟齐物,生前知尔谁?

金石易消铄,存者但形骸。

百年有尽日,万古无穷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野外祭祀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首句“穿阛得古径,径尽荒阡开”描绘了一条穿过杂乱小巷找到的古老小路,尽头是荒芜的田野,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接着,“白杨偃冢草,风定声犹哀”通过描写白杨树倒伏在墓草之上,即使风停后,仍能听到其哀鸣之声,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逝去。

“脉脉下黄日,沙烟上盘回”中,“脉脉”一词富有情感色彩,仿佛太阳缓缓下沉,带着一丝不舍与温柔。而“沙烟上盘回”则展现了沙漠中烟尘缭绕的景象,与日落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流萤作燐色,飘荡随纸灰”描绘了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如同火焰般美丽,却也显得孤独。它们随风飘荡,最终与焚烧的纸灰一同消散,象征着生命短暂且终将归于虚无。

“感时集野祭,蒿目吾与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在野外举行祭祀,面对荒草丛生的墓地,不禁心生悲凉。

“贵贱悟齐物,生前知尔谁?”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无论地位高低,生命都是平等的,那么在生前,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记住自己呢?

最后,“金石易消铄,存者但形骸。百年有尽日,万古无穷期。”以金石易腐朽,来比喻生命终将消逝,而时间则是永恒的存在。百年之后,一切都会过去,只有时间永远流淌,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存在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答黄丈钊

鍊文若仙蜕,要与万劫争。

趋名伺荣捷,气在即夺生。

燮也少好诗,意往辞辄倾。

不基幻楼阁,无律喧甲兵。

未解一鸡缚,遂欲全牛烹。

高秋敛春象,剥落千树英。

乃知扫秾缛,渐使还空明。

烟窗竹能媚,月宇云为晶。

天海接黄浊,一一支流清。

赴矢准虱的,缘垤规蚁程。

常惧性真汩,强附优孟形。

百虑阻一得,心目交晦盲。

中年出涉世,寸腑哀乐并。

悠悠古今事,恻恻饥寒情。

但馀穷愁言,拉杂来纠萦。

知巧异金石,日月犹驱虻。

安复借讥誉,舍我就缩嬴。

再拜诵君什,余怀致怦怦。

挥洒热厓雨,鞭叱天门霆。

广莫如可招,御之泠然行。

我策东海鳌,君控南海鲸。

探奇尽六合,访道遍五城。

元镜握高掌,永照人间冥。

形式: 古风

端木先生属赋太鹤洞天石歌

混沌上泻娲垆铅,乾液在土星离缠。

雷丁环卫罔两避,玉气駮荦苍肤圆。

太鹤山人眇俦侣,跌荡天游协经矩。

半生词赋动阊阖,垂老精灵铄蛟虎。

始信东南地有仙,转觉羲皇上非古。

昔年宦隐苕霅间,鞭捶易象摧幽元。

橐绳寸腐籥珠泄,根心窟胁皆洞穿。

鬼神驱率杂欢泣,六合播掌如脱丸。

匡弼圣籍牖群瞽,昊縡锡报非无端。

夜庐风雨森矛甲,射眼虹芒闪荧爚。

若金脱冶珠出渊,元会苞符准河洛。

径圜无尺黝且青,烂脉四绾冈峦形。

松篁润黩拭逾媚,龙鸾飘撇翔亦停。

隐然太鹤洞天字,篆若碧落谁与铭?

仙坛卅六颉绵窅,海岳百笏同倪婴。

几于刻画苦大造,极尔浑璞包灵明。

吞爻授篆证前事,呼吸可到殊杳冥。

蓟门八月风淅淅,黄蓬匝地吹沙砾。

三神五岳肉眼隔,对此郁葱润枯色。

不谐球磬鸣鞳訇,嗟使瑶光敛湛寂。

先生挈石归去休,悬黎砥厄沈悠悠。

少微毓魄轩辕邱,上控缥缈芙蓉楼。

大还乌兔朗内景,成书百卷逾琳镠。

丹棺铜椁葬龙背,仪呵象护藏蜕幽。

镇以此石相壬乙,天狐飞燹逃郁攸。

文光石气大蟠紫,元鹤万载灵其游。

形式: 古风

中秋

六街人静碧天高,匝汉无云露自飘。

万里秋光同此月,五年客里度今宵。

只看迢递飞关雁,谁助凄凉唱玉箫?

杨柳疏疏满城阙,夜深寒气拥如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夜坐成诗二章(其一)

密林罨高月,园径生古幽。

露萤下依草,风过时一流。

万籁不可辨,槭槭闻四周。

无端若相触,意往增百忧。

六合邈无涘,一纵谁能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