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为郑闳中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守道”、“传经”、“废卷多怀古”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与深切怀念。首句“守道贫原宪”,以春秋时期坚守道义的原宪为典故,赞扬郑闳中即使在贫困中也能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和理想追求。接着,“传经老伏生”则进一步肯定了郑闳中的学问渊博,如同汉代传授儒家经典的伏生一般,将知识与智慧传承下去。
“声名徒自振”一句,看似惋惜于郑闳中虽有卓越的成就与名声,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回报,但紧接着的“心虑淡无营”则揭示出郑闳中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他并不为外在的荣誉所动,而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正是诗人对其高尚人格的高度赞美。
“废卷多怀古”表达了郑闳中在闲暇时常常回顾历史,思考古人智慧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与敬仰。“衔杯靡吝情”则描绘了郑闳中在饮酒时的洒脱与真性情流露,展现了他率直而真诚的一面。
最后,“思君最深处,始卒尽纯诚”点明了诗人对郑闳中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一生言行一致、真诚待人的深深敬佩。整首诗通过对郑闳中生前事迹的追忆,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更展现了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