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竹吟

便娟之脩竹,寄生乎江潭。

葳蕤上防露,泠泠下来风。

那知竹与柏,虚塞两异心。

蓬矢射犀草,箘落委荒林。

夏首西浮远,涔阳南望深。

大招自抽怨,小歌徒悲吟。

天高何傩问,斯情匪斯今。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楚竹吟》以竹子为象征,描绘了一种寄生于江边却遭遇冷落和误解的情感。"便娟之脩竹",形象地写出竹子的秀美与坚韧,然而"寄生乎江潭"暗示了其孤独的生存状态。"葳蕤上防露,泠泠下来风",通过描绘竹叶在风中摇曳,反映了竹子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清冷。

接下来,诗人将竹子与柏树对比,"那知竹与柏,虚塞两异心",暗示竹子虽清高,却被误解为无用,而柏树则被误认为充实。"蓬矢射犀草,箘落委荒林",进一步强化了竹子的被忽视和遗弃,如同蓬草般被遗忘在荒凉之地。

"夏首西浮远,涔阳南望深",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远方的期盼和对现实的深深感慨。"大招自抽怨,小歌徒悲吟",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哀怨和无奈,即使有才情也无法改变命运。

最后两句"天高何傩问,斯情匪斯今",诗人仰天长问,感叹世事变迁,这种情感并非今日独有,而是长久以来的共鸣。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郁,展现了杨慎独特的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游女行

东风春正韶,南浦美人娇。

下蔡君休问,上官谁敢邀。

折花斜宝珥,映水正金翘。

娉婷惜未嫁,应待逐文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湖艳曲

素足踏金沙,波摇半臂霞。

东风湖滟好,疑是孟珠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江艳曲

交甫江皋见,刘晨洞里逢。可怜?踏雁,不用髻盘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思远道

章丹请辍舞,秦青且罢歌。

佳人上宫出,俪婺复倾娥。

夜月光如练,春江纹似罗。

所思在远道,朱颜谁为配。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