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

言寻鹦鹉庵,乃在凤山侧。

石磴引途长,筠舆穿箐密。

初地峙山门,重关辟香域。

佛亦专城居,崇垣势崱屴。

眼明见花宫,照耀黄金色。

谁凿铜山穴,来构梵王室。

参差万瓦明,磨砻两楹植。

藻井与疏寮,玲珑胜雕刻。

中奉武当神,玉座颇莹拭。

庭前五丈竿,大旗飏落日。

居然范金为,非是通帛质。

穹碑屹两旁,大书夸撰述。

经始万历中,甲辰首载笔。

伟哉陈中丞,持节抚南国。

勇略伏猓獠,余威詟爨僰。

三宣设八关,屯兵备缅贼。

雄才足筹边,韦李乃其匹。

惜哉侈心生,未免留口实。

铜柱马援置,铜鼓武侯勒。

克敌扬天威,岂恃象教力。

况当神庙年,中外困掊克。

殿工筹度支,矿使遍南北。

滇中增贡金,数比旧额溢。

辇石充山庄,购象备扈跸。

要荒肆徵求,帑缗糜千亿。

以兹六诏民,愁叹废力穑。

中丞亦慈祥,宝井役请息。

乞哀一纸疏,读者尚心恻。

奈何侈兴筑,物力不遑恤。

竭此三品金,空为十地饰。

即今厄红羊,战场浩荆棘。

昆池灰再飞,阿房火未熄。

兹殿类灵光,巍然可登陟。

窗轩稍零落,父老为哽恧。

醵金累锱铢,鸠工庀堂阈。

毋使大厦倾,谓是明神式。

我意独不然,狂论众所嫉。

不见民苦饥,老稚葬沟洫。

厂废鼓铸穷,那能振万镒。

佛开甘露门,断臂且舍得。

何惜方丈地,借为救荒术。

巨炭炽红炉,新模就赤仄。

弹指千万缗,散以助耕织。

鸿嗷得栖迟,鹑衣救凛慄。

徐议销兵气,农器铸亦亟。

斯事实便民,余岂贪货殖。

神鬼如有灵,罪谪誓不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仰贤的《金殿》描绘了一座宏伟壮观的佛教寺庙,位于凤山之侧,石阶蜿蜒,竹制小车穿行于茂密的竹林中。寺庙建筑雄伟,山门高耸,香域深邃,内有武当神像,供奉尊贵。金碧辉煌的殿堂由铜铸造而成,碑文记载了万历年间陈中丞的功绩,他在南国平定叛乱,设置边防,但后来因奢侈而留下争议。

诗人批评了过度的修建和征敛,导致民生凋敝,百姓困苦。他呼吁停止无谓的工程,将寺庙的财富用于救济饥荒,如佛祖舍身布施般慷慨。通过熔铸兵器为农具,以缓解战乱带来的贫困。诗人认为,真正的神祇会理解人民疾苦,而非仅关注物质装饰。他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寺庙能为民服务,而非仅为炫耀。

整首诗以对金殿的描绘为载体,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公正施政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6)

吴仰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文休承画山水

石壁千仞不可梯,悬崖老树鹘倒栖。

背岩架壑戍楼出,霜林日射金紫迷。

尺幅峥嵘得远势,画时气欲吞井西。

文水道人游霅溪,道场山对官舍低。

青林红树富秋色,双屐时踏樵径泥。

老去坐窗发幽兴,犹能拈笔代杖藜。

尘土扰扰驰轮蹄,高人云卧闻鸟啼。

画中之山傥买得,巾车会当呼小奚。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王家营

危岸高千尺,人家岸下多。

楼头平赤堰,屋脊走黄河。

露冷菘盈圃,霜高豆满坡。

晓来车马骤,去去听骊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晚泊

泊船依断岸,入夜怯衣单。

水落滩声壮,山高月影寒。

更长嫌烛短,心静觉舟宽。

尽有囊书在,消怀几度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登千佛岩远望

翠嶂摩天雨气收,登高下视古齐州。

一城树影青铺地,九点烟痕绿上楼。

鸠荝版图栏外画,鹊华山色座中秋。

林边遥望黄云走,东去长河挟雾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