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其三)

耦耕恐难遂,梦想澉上山。

山中有丙舍,静读可闭关。

高峰九十九,三面开烟鬟。

踏浪看山色,我愿充鱼蛮。

却因俗缘重,尚阻仙梯攀。

我兄亦多累,何日全家还。

偶来鸥共泛,难与云同间。

不如且就我,信宿茅三间。

相违动一纪,鬓发各已斑。

百里犹恨隔,未得承欢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钱泰吉对好友衎石兄归乡并下榻于学山兄乐寿堂的羡慕和对未能一同归隐的遗憾。他想象自己若能如衎石兄般在山中丙舍静心读书,那将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他描绘了高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色,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自比为“鱼蛮”,意即愿与山水为伴。

然而,世俗的牵绊使他无法轻易追随,兄长也有诸多事务,使得全家归隐的愿望难以实现。诗人感叹时光匆匆,自己和兄长都已年华老去,相见的机会越来越少,心中充满遗憾。他希望能暂时放下俗务,与友人共度时光,哪怕只是在茅屋中相聚两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能常常承欢于亲朋之间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描绘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和现实中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2)

钱泰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衎石兄归郡城下榻学山兄乐寿堂赋呈四首末篇兼怀云寿兄武义(其四)

欢颜定可承,相约十日后。

冷斋得春融,清气满户牖。

高谈任纵横,参语可谁某。

家督秋水翁,厚德压曹偶。

同眠布被温,共听寒潮吼。

可惜武城师,讲堂隔川阜。

待写荆合图,同居期白首。

家风五百年,宗族世敦厚。

夙夜念所生,敬离誓不苟。

安排芷蓿盘,遍酌屠苏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衎石兄自大梁书院用东坡闻子由瘦韵见寄次答

十年安坐髀生肉,未至举家常食粥。

讲堂夜饱散学徒,静看檐楹掠蝙蝠。

性情但觉渐疏慵,嗜好焉能别流俗。

吾兄手书时一开,宝之不异径尺玉。

遥天相望隔银河,古寺何年访金粟。

会须海上聚沙鸥,共住山中友麋鹿。

元方将车季持杖,那用红尘走驺仆。

儿曹谨厚赖家风,待效伯高嗤刻鹄。

形式: 古风

盘谷砚歌寄酬衎石兄

少读《昌黎集》,梦想盘之中。

大行山字老未识,何缘脚踏幽人宫。

吾兄知我饶砚癖,为致盘中一片石。

面含浅紫背深碧,泉甘土肥养玉液。

况有陇西隐君此焉宅,卢老韩公共游屐。

斯文元气久蕴积,能使凤味龙尾皆辟易。

我今对此砚,却忆贞元初。

吐蕃大入寇,烽火传边隅。

西川节度屡破敌,庶几不愧大丈夫。

鬼夷此日负海嵎,天子宵旰劳远谟。

楼船将军盛兵卫,轻裘坐展筹海图。

书生不能草羽书,枉持一砚频欷歔。

砚兮砚兮吾语汝,但愿龙起大泽驱天吴。

一朝灭此釜底鱼,远行不劳吉日出。

采山钓水容吾徒,平沙绿浪榜方口。

与兄穷探极览相嬉娱。

形式: 古风

六舟属题汤雨生将军所赠画梅即次将军自题韵

众生苦颠倒,孰肯解其缚。

将军拯物心,欲使出沟壑。

老梅得成柯,寒不受雪虐。

那知琴隐园,悲风顿衰索。

城郭人民非,翔舞归来鹤。

幽香伴忠魂,苦恼乃极乐。

平生金石契,高僧共咏谑。

遗墨佛护持,九霄气磅礴。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