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玉局李垂应太师

坐观山水地幽清,恬淡冲虚乐性情。

迹混光尘宗老氏,术通仙俗似君平。

欣逢真侣论根本,耻向权门叩利名。

济世金丹得传授,先生高隐在青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赠玉局李垂应太师》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通过描绘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展现了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首句“坐观山水地幽清”,开篇即以“坐观”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恬淡冲虚乐性情”一句,点明了隐士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他们以自然为伴,乐在其中,不为外物所动。

“迹混光尘宗老氏,术通仙俗似君平”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隐士们的哲学信仰和生活智慧。这里提到的老氏,指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而君平则是汉代著名的方士和哲学家。这两句表明,这些隐士们不仅在行为上与世俗相混,更在思想上与道家哲学相通,他们的生活技艺和处世之道,既像神仙般超脱,又像世俗之人一样实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对。

“欣逢真侣论根本,耻向权门叩利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对权力与名利的不屑。在这里,诗人通过与“真侣”的对话,探讨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而对“权门”和“利名”的避讳,则彰显了他对高尚人格和道德原则的坚守。

最后,“济世金丹得传授,先生高隐在青城”两句,将主题推向高潮。这里的“金丹”不仅指道教炼丹术中的灵丹妙药,更象征着对人生智慧和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人通过赞美李垂应太师在青城山的高隐生活,表达了对这种既能济世救人,又能保持个人高洁品质的生活方式的高度赞赏。

综上所述,《赠玉局李垂应太师》不仅是一首对隐逸生活的颂歌,更是对道家哲学和高尚人格的深刻诠释,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成都转运翠锦亭

群木依亭翠锦开,主人吟燕日徘徊。

青帏照坐初疑染,绀障铺檐不是裁。

蚁酌对倾金斝满,鸭头前引五溪来。

劝公勿用迟留赏,早暮须贤即召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提刑邢梦臣度支连理荔枝

嘉阳天远被薰风,荔子呈祥郡馆中。

庇本莫将慈竹较,媚时宁与瑞莲同。

并柯昼耸烟光动,异干霄空月影通。

奇木幸逢真赏笔,谁誇丹实一庭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苏采刑部赴召

有诏西来亟治装,古今威望重痴床。

不烦右蜀专飞挽,直为南台正纪纲。

豸角风霜秋肃肃,鹤形环佩晓锵锵。

忠贤得用朝廷美,礼法匡时事业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张唐民都官道中有怀

言念离情积有年,朋心金石孰为坚。

殿庐未入承明直,郡阁先传太守贤。

且向天涯行五马,不妨神液溉三田。

闻公比悟庄生指,于此纷华已泊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