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赠玉局李垂应太师》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通过描绘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展现了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首句“坐观山水地幽清”,开篇即以“坐观”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接着,“恬淡冲虚乐性情”一句,点明了隐士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他们以自然为伴,乐在其中,不为外物所动。
“迹混光尘宗老氏,术通仙俗似君平”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隐士们的哲学信仰和生活智慧。这里提到的老氏,指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而君平则是汉代著名的方士和哲学家。这两句表明,这些隐士们不仅在行为上与世俗相混,更在思想上与道家哲学相通,他们的生活技艺和处世之道,既像神仙般超脱,又像世俗之人一样实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对。
“欣逢真侣论根本,耻向权门叩利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以及对权力与名利的不屑。在这里,诗人通过与“真侣”的对话,探讨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而对“权门”和“利名”的避讳,则彰显了他对高尚人格和道德原则的坚守。
最后,“济世金丹得传授,先生高隐在青城”两句,将主题推向高潮。这里的“金丹”不仅指道教炼丹术中的灵丹妙药,更象征着对人生智慧和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人通过赞美李垂应太师在青城山的高隐生活,表达了对这种既能济世救人,又能保持个人高洁品质的生活方式的高度赞赏。
综上所述,《赠玉局李垂应太师》不仅是一首对隐逸生活的颂歌,更是对道家哲学和高尚人格的深刻诠释,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