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君

古俗今时不用分,只将虚实判浇淳。

养心有要先除伪,入德无难只用真。

此道若从为得路,他歧如往是迷津。

我曹好尚虽迂阔,最爱山夫共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示诸君》。诗中探讨了虚实、真伪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与美德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选择。

首联“古俗今时不用分,只将虚实判浇淳”,开篇即提出观点,认为无论古今,评判事物的关键在于区分其真假、虚实,而不是拘泥于传统与现代的差异。这里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判断的重要性。

颔联“养心有要先除伪,入德无难只用真”,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道德实践的原则。诗人认为,培养内心的纯净首先要剔除虚假与伪善;而进入道德的境界,并非难事,只需要坚持真诚与真实。这两句强调了去除虚伪、追求真实的道德实践方法。

颈联“此道若从为得路,他歧如往是迷津”,通过比喻的方式,指出遵循正道如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而走错方向则会陷入迷途。这里强调了选择正确道路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在道德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诱惑与歧途。

尾联“我曹好尚虽迂阔,最爱山夫共野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与普通民众共同生活的愿望。这反映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朴实生活价值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虚实、真伪与道德修养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与美德过程中的选择与困惑,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实践的深刻思考和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妾薄命(其一)

偷把罗衣裛泪痕,落花江上泣青春。

空将凤管题君怨,自是蛾眉累汝身。

翠黛不须匀绿鬓,红膏休更点朱唇。

自然彼此无心妒,犹恐多言巧中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妾薄命(其二)

春深江浦流还涨,雨后山花落更多。

举目未言先有泪,当樽欲唱不成歌。

心知自古皆如此,事到如今不奈何。

莫向夕阳楼上望,几人遗恨满烟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妾薄命(其三)

将身误入楚王宫,负却家山事总空。

枕上无言吟夜雨,花前有泪洒春风。

假饶醉饱朱门内,岂似寒饥漏屋中。

更有文君作奔妾,争如寂寞嫁梁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妾薄命(其四)

女子恩雠事可知,我曹何用吊吴姬。

如斯才貌如斯苦,也似贤人被妒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