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示诸君》。诗中探讨了虚实、真伪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与美德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选择。
首联“古俗今时不用分,只将虚实判浇淳”,开篇即提出观点,认为无论古今,评判事物的关键在于区分其真假、虚实,而不是拘泥于传统与现代的差异。这里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和判断的重要性。
颔联“养心有要先除伪,入德无难只用真”,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道德实践的原则。诗人认为,培养内心的纯净首先要剔除虚假与伪善;而进入道德的境界,并非难事,只需要坚持真诚与真实。这两句强调了去除虚伪、追求真实的道德实践方法。
颈联“此道若从为得路,他歧如往是迷津”,通过比喻的方式,指出遵循正道如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而走错方向则会陷入迷途。这里强调了选择正确道路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在道德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诱惑与歧途。
尾联“我曹好尚虽迂阔,最爱山夫共野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与普通民众共同生活的愿望。这反映出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朴实生活价值的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虚实、真伪与道德修养的关系,以及在追求真理与美德过程中的选择与困惑,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实践的深刻思考和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