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太仆祠堂歌

千古文章叹薪积,腐迁班掾争辟易。

倔强简傲岂无才,欧柳曾王中绳尺。

百馀年来归震川,遗经自抱荒江边。

琅琊济南互支拄,馀子碌碌纷眼前。

甫里先生是吾师,论文得失寸心知。

披榛逆旅扪遗迹,瓣香遥掷傍人嗤。

此事微茫已十载,瓦砾霜浓犹不改。

黄州学士今最贤,建植华堂发深慨。

雪滩钓叟持相闻,意气难随宿草堙。

请看奇士侯芭识,那可悠悠与俗论。

太息风烟回钜鹿,绝巘茅斋蔽荒竹。

寂寞娄江一片云,年年飞傍太行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釚的《归太仆祠堂歌》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学术传统的感慨。诗的开篇“千古文章叹薪积”描绘了历史长河中积累的丰富文化,而“腐迁班掾争辟易”则暗示了人才的选拔过程中的艰难。接着,“倔强简傲岂无才”赞扬了那些特立独行、才华出众的人物,如欧柳曾王。

诗人提到“百馀年来归震川”,将自己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叹震川先生的遗风未远。“琅琊济南互支拄”象征着学术的传承与支撑,而“馀子碌碌纷眼前”则批评了当下浮躁的学风。诗人以“甫里先生是吾师”表达对前人的尊崇,并自比为“披榛逆旅扪遗迹”的探索者,面对嘲笑仍坚持己见。

后半部分,诗人感慨时间流逝,“此事微茫已十载”表达对过去的追忆,“瓦砾霜浓犹不改”表明对学术精神的坚守。诗人推崇黄州学士的贤能,并借雪滩钓叟的故事,强调了不随流俗、坚守志向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太息风烟回钜鹿”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寓言自己的心境,以及对太行麓的向往,象征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学术事业的执着。

整体来看,《归太仆祠堂歌》是一首充满敬仰、感慨和自我期许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学术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78)

徐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 字:电发
  • 号:虹亭
  •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 生卒年:qiú )(1636~1708

相关古诗词

游虎跑泉寺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溪谷。

蓝舆过寺门,石骨乱飞瀑。

跨涧饮列虹,方池浸寒玉。

朱鳞戏碧波,翠藓上斑竹。

绀殿俯冬青,齐奉古天竺。

携樽塔院西,野梅傍山麓。

因想坡公游,葛巾连野服。

引瓷夜月凉,树下《茶经》续。

甘冽赛中泠,七碗驱烦浊。

余亦挂诗瓢,聊步古人躅。

藉此一泓清,鉴彼须眉绿。

形式: 排律

晓发衢州

晓月催征棹,溪喧浪不平。

雾笼岚变幻,滩急水纵横。

曲岸苍烟黑,遥山堠火明。

短篷孤枕上,一梦觉鸥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九日同晋江黄俞邰会稽罗宏载牂牁江辰六黄山江梦得黑窑厂登高归饮梦得寓斋同赋

眼前好景重阳节,羸马难寻郭隗台。

碣石晴云宫树迥,燕山积翠凤城开。

深杯坐惜持螯会,短发羞称献赋才。

归步天街凉似水,月明清露满高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孟冬五日偕宫声舟次颂嘉暨家胜力兄集石林寓斋小饮限鞠字韵

微霜薄庭除,晴雾笼朝旭。

寒鸦过苑墙,朝罢相休沐。

閤户秘珠宫,怪鸱嚇鹙鵚。

残碑卧墙阴,落叶疑邃谷。

索米恒苦饥,谁人解幽独。

好友急相招,得饮快所欲。

亟命巾车来,入门把丛菊。

棐几竹榻边,茶铛湘帘曲。

图史架上陈,差强牛背读。

赋字怕生疏,诗句嫌惯熟。

雅志薄《风》《骚》,高怀洗龌龊。

同时三四人,相对无拘束。

嘉殽荐五簋,家酿倾十斛。

据案夺枭卢,葛巾不用漉。

钱子发雄谈,慷慨惭离筑。

曹公气疏阔,为我豁烦促。

横槊仍赋诗,哀音比戛玉。

狂态逊汪伦,蝥弧共争逐。

论文口诙嘲,白眼笑家督。

主人乔石林,颓然惟扪腹。

新月挂银钩,垂帘烧短烛。

街鼓正紞紞,犹觅觥船覆。

潦倒步前楹,归路嗤僮仆。

万事等浮云,世情嗟转毂。

不饮竟何为,双鬓岂终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