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识?师面,新诗已竞传。竹间开卷帙,屋外迥江天。
山雨一相见,风尘意豁然。
欲随师卜筑,潇洒共安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赠?上人》。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的高僧的赞美与向往之情。首句“未识?师面,新诗已竞传”表达了诗人虽未得见高僧真容,但其新作诗歌已在世间广为流传,足见其才学之深。接着,“竹间开卷帙,屋外迥江天”两句,以竹林与开阔的江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仿佛预示着高僧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
“山雨一相见,风尘意豁然”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高僧初次相遇时的情景,山雨初歇,仿佛洗净了尘世的烦恼,两人心灵得以相通,顿感释然。最后,“欲随师卜筑,潇洒共安禅”表达了诗人渴望追随高僧,一同在山水之间安禅修行的愿望,展现了对高洁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赞颂了高僧的才华与修为,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美好愿景。
不详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旧日维舟处,悬情独柳条。
秋风又京国,客思正江潮。
长路有时到,欢期难再邀。
裴徊望牛女,愁绝向中宵。
我怀洞庭月,欲醉莫釐峰。
幽意久不惬,高人今乍逢。
新诗正堪把,归棹阻相从。
却羡秋山下,丹黄已万重。
客思逢重九,来寻雨外山。
未能凌绝顶,聊共泊西湾。
茶磨风烟白,薇村木叶斑。
谁言落帽会,不醉复空还。
送子白门去,因之感旧游。
挂帆江月晓,问寺竹风秋。
藜杖台前路,红妆水面楼。
风流知好在,远想日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