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独酌有得即寄林五司马朝聘冯三明府翊》。诗中表达了诗人独饮时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联“贱儒身废适何之,穷巷如岩守亦宜”,诗人自谦为“贱儒”,因身体原因而感到无所适从,身处简陋的巷道如同置身岩石之中,但这样的环境也自有其适宜之处。这里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适和接受现实的态度。
颔联“气得天舒堪养度,花期人眷未含姿”,诗人认为天地间自有其规律,能够让人在自然节奏中得到滋养和度日。同时,他期待着花开之时,人们能相互关怀,展现出人性的美好。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人情温暖的向往。
颈联“居仍饱煖惭庸福,泪与河山洗剩悲”,诗人虽生活富足,却因自己的平凡而感到羞愧。他将内心的悲痛比作需要洗涤的河山,暗示了诗人试图通过自我反省来净化心灵,摆脱负面情绪。
尾联“难得春阴冲漠甚,不为尘累到吾卮”,春天的阴雨难以避免,但诗人选择不被世俗的束缚所累,享受独饮的乐趣。这一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自我调适和精神慰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