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如珙的作品,名为《偈颂二十首》中的第一首。它以日常景象为引子,寓言深刻,富有哲理。
"日影每从窗外过,知他奔逐几时休",诗人以日影在窗外不断移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匆忙。"知他奔逐几时休"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暗示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
"虚空落地须弥碎,三世如来不出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虚空落地"象征着无常与虚幻,"须弥碎"则形容一切皆有可能崩溃瓦解。"三世如来"代表佛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不出头"暗指即使佛也无法超越生老病死的轮回。这句诗揭示了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虚无,世间一切尊崇和智慧也无法改变生命的基本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现象为载体,寓含了对生命无常和佛法空性的深刻理解,体现了禅宗崇尚直观体验和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