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里珠帘一半垂,扬州风物最宜诗。
平山倚槛欧阳子,明月吹箫杜牧之。
吟笔新添梅鼎手,歌楼争觅《竹枝词》。
濡毫愿逐奚奴后,描尽春风芍药枝。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扬州风物的深切感受和艺术构想。"十里珠帘一半垂",设定了一种梦幻而又神秘的意境,仿佛读者可以透过这半掩的珠帐窥见一个隐逸的世界。"扬州风物最宜诗"则表明诗人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学创作灵感。
接下来的两句分别点出了两个典型的意象:欧阳修(欧阳子)在平坦的山丘旁倚靠栏杆,沉浸于思考之中;杜牧则在明月之下吹奏箫管,抒情达意。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前贤文学形象的呼应,更通过这种呼应强化了自己对扬州文化的认同。
"吟笔新添梅鼎手"可能暗示诗人在书法和绘画上有所追求,想要达到梅鼎这样的艺术高度。"歌楼争觅《竹枝词》"则展现了一种热闹与欢乐的场景,诗人或许是在描述一群文人墨客在歌楼上吟唱着《竹枝词》的盛况。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艺术追求。"濡毫愿逐奚奴后"中的“濡毫”是指蘸水的笔触,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画家奚官那样,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描尽春风芍药枝"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情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风物的描写,以及对文学前贤和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不详
乾坤气运会贞元,皓月腾空息瘴烟。
北阙星驰新诰命,南郊春转旧山川。
存诚乃可必事帝,保国无如是畏天。
光觐紫宸归化锦,山河带砺保千年。
万间顶?翠光团,千尺廊腰眼界宽。
鸭脚参天风雨老,龙髯蛰地雪霜寒。
庭花飞墨空遗恨,宫叶流红不忍看。
古往今来只如此,夕阳搔首倚阑干。
三十六坊如掌平,长桥短艇水纵横。
银河一道江连海,画障四围山绕城。
老树烟云春绿暗,小楼帘幕晓红明。
阴阴翠影谁家屋,梦觉草池莺一声。
天地由来有废兴,义无两大一身轻。
封疆社稷若不死,妇女须眉安用生。
纽解三纲重接续,灰寒万劫独光明。
便当配食三闾庙,启迪民彝见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