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槿篱莎径入林堂,春作无牵午漏长。
音歇野莺新绿浅,影浮潭鲫小红香。
谁家数应中和节,十亩寒轻二月霜。
忍贳缊袍偿酒债,时人将谓独醒狂。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逢的《辛酉杂题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田园景象。首句"槿篱莎径入林堂",以篱笆和莎草小径引领读者进入林中庭院,展现了乡村的质朴与自然之美。"春作无牵午漏长",写春天的悠闲,午时分漏壶中的水滴声显得格外悠长,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两句"音歇野莺新绿浅,影浮潭鲫小红香",通过野莺的歌声消失和潭水中小鱼的红影,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与色彩斑斓。"新绿浅"和"小红香"生动地刻画出早春时节的清新气息。
"谁家数应中和节,十亩寒轻二月霜",诗人借中和节(农历二月十五)的庆祝活动,暗示农事的繁忙和春耕的开始,同时"十亩寒轻二月霜"则写出虽然仍有春寒,但比起严冬已大为减轻。
最后两句"忍贳缊袍偿酒债,时人将谓独醒狂",诗人以买不起好衣裳去还酒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他人看来可能有些疯狂的坚持,可能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可能是对世俗观念的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性自由的追求。
不详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腰痛非干米,眵昏渐废书。
静知天运密,老与堠程疏。
绿吉黄甘外,红鲜白小初。
儿归共贫乐,容易岁云除。
床头鸱卧久空金,壁上蜗行尚有琴。
孺子成名狂阮籍,霸才无主老陈琳。
虹霓气冠登莱市,蝙蝠群飞顾陆林。
环海烟沙翻万锸,连村霜月抱孤衾。
庭树禽翻鸡唱初,缿筒钱罄老饕厨。
冰壶不忝元脩菜,箬叶何惭丙穴鱼。
一线漫长迷五色,寸阴真足助三余。
暖随水雾先春发,寒并冰山与岁除。
经时萝磴绝攀跻,注目伤怀夕照西。
古道千金求骏骨,世情壶酒赛豚蹄。
黄沙白水光相乱,青壁丹厓秀宛齐。
果熟望中风自落,固应乡幼迓扶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