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妙峰孤顶草离离,拈得分明付与谁。
不是孙公辨端的,髑髅著地几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中的第二十四首。诗人以妙峰山的孤顶草丛为引子,描述了一种微妙的情境。"妙峰孤顶草离离"描绘了山峰之巅草木稀疏而独立的画面,给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感觉。"拈得分明付与谁"则暗示了某种智慧或领悟,但无人能真正理解或接受。
接下来两句"不是孙公辨端的,髑髅著地几人知",诗人借用了孙公正直的形象,表达了一个深意:如果没有人像孙公那样具有洞察力和判断力,那么即使是最明显的真理或警示,也可能被忽视或误解,就像髑髅(骷髅)在地上,寻常人可能视而不见。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未能领悟深层含义的忧虑,也寓含了对智者的敬仰和对无知者的悲悯。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不详
犀牛扇子用多时,问著元来总不知。
无限清风与头角,尽同云雨去难追。
白云影里笑呵呵,两手持来付与他。
若是金毛师子子,三千里外见淆讹。
对扬深爱老俱胝,宇宙空来更有谁。
曾向沧溟下浮木,夜涛相共接盲龟。
祖域交驰天马驹,化门舒卷不同途。
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