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名为《得孙大行书贶口号致谢介师阁老尝许表先祖知县墓旧同门下兼致恳怀》。诗中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书信的感激之情,又有对故人往事的怀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首句“断鸿疏雨滞茅堂”,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简陋的茅屋中,面对着零星的雨滴和孤独的鸿雁,内心充满了寂寞与沉思。这句诗以自然景象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着,“忽道书来自帝乡”一句,笔锋一转,引出友人书信的到来,如同久旱逢甘霖,给诗人带来了温暖与慰藉。诗中通过“书来”这一细节,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力量。
“老父弱儿兼致问,彩毫云叶并能将”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家庭情感。他不仅关心年迈的父亲和幼小的孩子,还提到友人书信中的“彩毫云叶”,暗示了友人对诗人的关怀与祝福,以及对过去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
“山深病我疏狂久,朝退怜君应接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忙碌官场生活的理解与同情。他深知友人在繁忙政务之余,仍不忘关心自己,这份深情厚谊令人感动。
最后,“尚倚皇华速台制,敢忘千古照南冈”两句,既是对友人官职的尊敬,也是对自己品格的坚守。诗人希望友人能尽快完成公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会忘记友人的恩情,以及对历史名山南冈的向往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以及个人品格的珍视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