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咏怀

来时梅花点行骖,桐阴萋翳今满檐。

堂堂岁月背人驶,对此清夜能无惭。

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

文冠越客古所叹,监厨借面生未谙。

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

豪吟狂赏不几日,岂意造化嗔吾贪。

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

后人笑我太寂寂,我谢此固非吾甘。

江山主人五湖长,年命可待何容谦。

唾壶击缺月落去,静听城鼓挝过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对月咏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个人际遇与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与感慨。

首句“来时梅花点行骖,桐阴萋翳今满檐”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那时梅花盛开,行道两旁的桐树浓荫覆盖,如今却已满布檐下,暗喻时间的流转和物是人非。

“堂堂岁月背人驶,对此清夜能无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即使在清静的夜晚,也难以避免内心的愧疚和反思。

“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由与约束的挣扎,他渴望像读书时的专注与击剑时的勇猛,但现实中的种种束缚让他感到难以承受。

“文冠越客古所叹,监厨借面生未谙”通过引用古代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无奈。

“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仿佛在风中吹奏哀婉的折杨柳曲,在梦中追随湘江上的船只。

“豪吟狂赏不几日,岂意造化嗔吾贪”流露出诗人对短暂人生与欲望之间的矛盾,感叹自己可能过于贪婪,让自然(象征命运或宇宙)感到不满。

“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描述了诗人饮酒自慰的情景,虽然醉酒可以暂时忘却烦恼,但内心仍然充满忧愁。

“后人笑我太寂寂,我谢此固非吾甘”表明诗人对世人嘲笑其寂寞生活的回应,他并不甘心于这种状态,但又无法改变。

“江山主人五湖长,年命可待何容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成为能够游历五湖四海的主人,但又意识到生命有限,难以实现。

“唾壶击缺月落去,静听城鼓挝过三”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通过击打残缺的月壶,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静静地倾听城门鼓声,暗示着夜深人静,一天即将结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

曳革寻吟万绿中,霏烟叆月共长空。

四围冷合山岚气,一片腥吹草木风。

爱听归鸿催灭烛,似闻宿鸟诉惊弓。

苦哦动辄兼长夜,燕蝠休争口角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坐写怀

白日长吁静夜歌,飞扬慷慨欲如何。

四休愿祇饱休足,三上吟偏枕上多。

相对无猜惟酒盏,等闲难著是渔蓑。

作诗辛苦谁传此,一卷空宵手自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梦孤山

昔慕林和靖,平生亦爱梅。

绕庐三百树,一一手亲栽。

霜冷月孤落,山空我独来。

耳边犹鹤唳,残梦已飘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书馆即事

骤雨飒然过,天青薄阳出。

澹澹空墙阴,晖晖远林没。

客序侵朱明,寒飙尚萧瑟。

蕉心怯凉卷,桐叶净阴密。

草馨悦羁魂,水气明暗室。

地偏阒无人,长歌时抱膝。

俛仰变晨暮,开阖从书秩。

岂不怀飞腾,倘来事难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