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其三)分题作

溪。欸乃声声泛绿漪。桃源路,前度可曾迷。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鉴赏

这首诗以“溪”为主题,描绘了溪水泛起绿漪的宁静景象,以及对桃源路的遐想。首句“溪”,直接点明了自然景观的主题,溪流潺潺,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接着,“欸乃声声泛绿漪”,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溪水流动时产生的涟漪,以及那轻柔而富有韵律的划船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桃源路,前度可曾迷。”则将思绪引向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桃源之地,这里的“桃源路”不仅指出了一个理想化的避世之所,也暗含着对过去探索未知旅程的回忆或想象。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问:“前度可曾迷?”这不仅是对过往探索的反思,也是对当下心灵之旅的一种追问,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对回归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旅途、内心世界的深思。

收录诗词(48)

翁瑞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字令(其四)分题作

山。晓起开门雪里看。苍松影,装点翠云鬟。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十六字令(其五)分题作

欢。久别方知会面难。今宵饮,倾盏径须乾。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十六字令(其六)分题作

愁。细雨黄昏独倚楼。无情绪,随又上眉头。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十六字令(其七)分题作

鱼。织水梭痕约略如。从流上,传得故人书。

形式: 词牌: 归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