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淮河边停泊时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露水在夜晚的清凉,微风的轻拂,以及满船的月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千古共传今夕好,一年争似此时圆”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赞美,认为此时的月亮最为圆满,美好。接着,“桂枝看冷蟾宫近,玉宇云消宝镜悬”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接近冷宫的桂花枝头的月亮,以及天空中悬挂的明亮如宝镜的月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色的美丽。最后,“好景独怜空自负,蓬窗攲枕且高眠”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美景的孤独感,但最终选择暂时放下,安心入眠,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