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其三)

少城衲子纷如粟,攘臂丛林空逐逐。

忽然象罔得遗珠,契诟离娄何面目。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少城中的和尚们纷乱如谷粒,他们在丛林中挥舞着手臂忙碌地奔波。
突然间,珍贵的明珠被遗忘,像罔(无)和离娄(视力极佳的人)这样的圣贤又该以何种面貌自处呢?

注释

衲子:指和尚。
纷如粟:形容众多且杂乱。
攘臂:伸出手臂,表示忙碌或激动。
丛林:比喻佛教僧侣聚集的地方。
逐逐:忙碌、追逐的样子。
象罔:古代传说中的无识之物,象征失去智慧。
遗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被忽视或丢失。
契诟: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离娄:古代传说中的视力极佳之人,这里象征洞察力。
面目:脸面,形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成都正法院中的僧侣景象。"少城衲子纷如粟"生动地刻画出僧人众多,如同谷粒般密集,展现了城市的宗教氛围。"攘臂丛林空逐逐"则描绘僧人们忙碌于修行,全身心投入佛事之中,显得热衷而虔诚。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折,"忽然象罔得遗珠"暗含禅宗典故,意指宗泰可能在修行中有所领悟,得到了珍贵的智慧之珠。"契诟离娄何面目"则以古代视力极佳的离娄自比,暗示宗泰的洞察力和悟性极高,使得那些不如他的人感到羞愧无颜。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既赞美了宗泰的修行成就,也寓含了对他的期许与鼓励,体现了诗人对佛法深邃的理解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其二)

凡情但以俗眼观,妄义阿师取舍间。

岂知片云不挂天,一来一去心长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宗泰住成都正法院四首(其一)

道人活计等虚空,城郭山林处处通。

随缘应现水中月,万壑千潭一照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劳生日日带烟归,绕树呼鸣择一枝。

素月流天元未晓,何须半夜苦惊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浮翠桥二首(其二)

竹间有寒流,四面浮苍翠。

何必驾层空,萧萧尽秋意。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