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五十初度(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争名图利总成空”揭示了诗人对世间追逐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认为这些终将落空,流露出一种超脱的智慧。接着,“学佛求仙亦不工”进一步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探索,认为即使追求佛教或道教的超脱,也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诗人意识到在山林中过着简单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老我山林知是福”,流露出对自然与宁静的热爱。同时,看到他人追求权势富贵,自己却无从参与,内心感到惭愧,“看人钟鼎愧无功”。这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谦逊和淡泊。
“写忧每藉文三上,遣兴惟凭酒一中”描述了诗人以写作抒发忧愁,借酒浇愁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他借助文学和酒精来排解内心的情感。最后一句“今日不禁身世感,头衔自署信天翁”,诗人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自比为信天翁,寓意自由自在,任由命运摆布,不再为世俗的头衔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