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
蜿蜒瘦苍虬,脚底飞腾过。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
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
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
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
悚然听琮琤,耳观为之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思考。开篇“移筇山未深,切骨寒无那”即设定了一种深秋或初冬的氛围,通过“蜿蜒瘦苍虬”来形容树木的枯萎,以此表达出一种萧瑟之感。随后的“脚底飞腾过”则是在描绘诗人行走于山间时的情景,或许是对自然界某种生灵活动的观察。
“幽亭护石池,庭事不敢涴”中,“幽亭”、“石池”构建出一处清幽雅致之地,而“庭事不敢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静谧环境的一种敬畏之心,不愿打扰其宁静。
接下来的“虚中涵月净,冷面从云呵”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在情感的交流。诗人通过观察月亮和云朵,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洁与纯净,以及它所带给人的凉爽和沁心之感。
“欲搥玄璧试,恐触方诸破”则是在表达一种对于自然力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想要去触摸或理解那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但又担忧自己的行动可能会损害到这种力量。
“平生泉石痴,屡此箕踞坐”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中泉水和岩石世界的执着与热爱,他多次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思坐禅。
随后的“重来照清癯,白发添个个”则是在叙述岁月流转带来的变化。诗人的头发渐渐变白,但他依旧对这片自然景观怀有深深的情感。
“凡心未痛浣,老气日以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他承认自己的普通之心并没有被世俗磨损,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发懒惰。
最后,“缅怀大义风,绝唱宁无和。悚然听琮琦,耳观为之大”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大义”的追求与思考。他在感受着一种高尚情操的同时,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感到十分震撼,这种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重要而宏大的信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不详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双猿啸月寒岩幽,陈侯故家官渡头。
阴阴老木旆旌暗,渺渺惊滩云雾流。
九旅已荷本朝渥,三雁更忻同日侯。
我来瞻拜想遗直,叹息此道今悠悠。
地偏宾至稀,昼静门常掩。
深房纸瓦明,宴坐蒲团稳。
庭花落未扫,径草繁不剪。
林泉倦出游,况乃市朝远。
幔亭隐沦翁,作庵更名懒。
纷纭万念繁,要以一理遣。
我衰百无长,此兴复不浅。
他时傥卜邻,心赏符二阮。
花瓷泛蜜小剂供,极有痛快鏖邪功。
生枝滋味虽可口,流品故应甘下风。